随笔(四)— 社交网络平台的时间线

在社交网络上,除了日常可以与朋友聊天沟通之外,还可以发各种内容,包括 QZone 的说说/图片,也包括人人或者 Facebook 的 Timeline,印象深刻的就是人人的“历史上的今天”,还有 Facebook 的“那年今天”。于是,回顾自身社交网络的时候,突然看到历史上的自己在某天发表过某个内容,其实也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

2013 年 1 月 30 日

微信公众号 20130130

在 2013 年 1 月 30 日这天,笔者在微信公众号发表了第一个朋友圈,图中展示了在做助教的时候,中途下课期间去 Faculty of Engineering 打饭,然后拿到办公室去吃的场景。NUS 工学院的食堂算是 NUS 比较大的食堂之一,其吃饭的地方也比较多。该食堂历史悠久,从 1983 年到 2018 年。后续已经重建,直到 2020 年才正式对外重新开放。

Faculty of Engineering Canteen

2013 年 11 月 16 日

微信公众号 20131116

Marina Bay Sands 一直是新加坡比较有名的酒店之一,其特点就是在其酒店的屋顶有一个无边的游泳池,入住酒店的旅客可以免费上去游玩。那天一位同学的亲戚来新加坡旅游并且入住 Marina Bay Sands,亲戚走了之后就将第二天可以上去的门票留给了同学,于是朋友就邀请我上去游玩了一次。虽然笔者小时候会游泳,但是也已经多年没有下过水,为了这次游玩还专门去商店买了一套游泳装备。到了可以游玩的当天,就跟着同学一起去了 Marina Bay Sands,从下午开始一直待到晚上 8:00 左右,欣赏了新加坡滨海湾从白天,到傍晚,再到夜晚的风景。整体来看,Marina Bay Sands 的无边游泳池还是非常赞的,非常值得再去一次。

2014 年 2 月 28 日

2014年2月28日

当年作为一个博士生,除了吃喝玩乐之外,最主要的任务自然就是科研了,记得在 2014 年的时候,正好是科研压力比较大的时期,每天晚上都要科研到深夜,自然过年期间也不例外。NUS 的开学期间算是相对较早的,每年的 1 月初就已经开启了新的学期,Chinese New Year(农历新年)正好处于学期中间,因此,作为博士生的话回家就不是那么方便,于是过年期间可能会休息一两天,然后就必须要投入紧张的科研工作中了。在 2014 年 2 月底,笔者也工作到凌晨,但是的科研内容主要是复动力系统相关,日常主要是大量而繁重的计算。计算的时候除了动笔之外,还可以把日常的工作内容用 LaTex 敲写下来,方便未来查看与翻阅。当时的工作地点主要在 PGPR 的宿舍,工作的工具包括一台 2012 年的 MAC AIR,一堆草稿纸,铅笔和橡皮。使用铅笔与橡皮可以让自己出错的时候及时修改,也是为了克服自己内心深处避免错误的恐惧。

2015 年 2 月 13 日

微信公众号 20150213

经过去年一年的努力科研,转眼到了 2015 年。而在 2014 – 2015 这一年内,笔者顺利地完成了科研课题,并且提交了博士论文。在 2014 年的时候,笔者曾经写下 2015 年回家过年的新年愿望。经过了一年的努力,终于达成目标,成功在 2015 年回到贵州遵义欢度新年。虽然当时其实也没有完成毕业答辩,也没有找好工作,甚至都没有想好找什么工作,但是能够顺利提交论文,对笔者来说就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

2015 年 5 月 15 日

微信公众号 20150515

在 2015 年 4 月份完成了博士毕业答辩,并且提交完了最后的材料之后,博士生涯基本上告一段落,此刻再也不需要研究数学课题,也不需要思考数学论文。在人生的一个阶段即将结束的时候,也就是快要离开新加坡的时候了,此刻笔者去了之前一直都没去过的东海岸公园(East Coast Park)徒步,独自一人沿着东海岸公园的海岸线走了很长的一段路,期间见过很多烧烤架,也看到不少的游人在此游玩。其实作为动力系统的博士生,每次见到海滩,就想到 Smale 当年在沙滩上思考动力系统的场景。虽然自身的水平明显不如 Smale,但是能够从事过近似的一个研究方向,也算是一种荣幸吧。

2016 年 7 月 20 日

微信朋友圈 20160720

2016 年去台湾,已经是加入公司一周年的事情了,在这一周内里面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一开始需要面对工作上的辛苦,后来需要处理各种各样的事情,直到后续的购房安家装修工作,很多事情都在 2016 年完成。不过,2016 年的台湾之行总是给自己留下了一个还不错的回忆,以至于后面连续三年都去台湾旅游,台北,台中,台南,台东都走了一遍甚至多遍。这次去台湾除了在跟团游方面比较省心之外,还在台湾大学数学系见到了之前的博士同学,共同探讨了一些毕业之后的事情和发展情况,虽然自己已经不再从事数学研究,但是能够认识一些数学界的朋友,也算是人生的一种经历。

2017 年 5 月 28 日

微信朋友圈20170528

近些年去过不少的地方,包括厦门,长沙,武汉,上海,北京,广州等,也包括中国台湾,韩国济州岛,老挝,日本。其中海外旅游还是日本比较好,无论是从旅游设施的便捷程度,还是服务质量等方面来看,都是日本最佳。去日本的话基本上还是赶凌晨的飞机前往,因此需要提前一天从深圳过关去香港,然后再从香港飞往日本。在 2017 年第一次去日本的时候,由于太过疲惫,就在日本的新宿御苑的草坪上睡了一觉,直到下午才见到“一边旅游一边写诗“的博主司北。自从南大毕业之后,在新加坡见过一次司北,时隔多年,在日本东京又再次见到。依稀记得,当时是带了一本很厚的摄影书籍给司北,然后在四谷附近的居酒屋吃了一顿晚饭。

2017 年 9 月 10 日

微信朋友圈20170910

这已经是第二次来台湾旅游了,第二次来的时候,之前在台北做博士后的朋友已经回大陆顺利找到了教职,因此没有在台北见面。这次来台湾旅游主要是在台北,台东,台南旅行。旅行结束之后,自己的工作内容其实也发生了变化,后续就主要从事智能运维(AIOps)方向,一干就是三年时光,直到 2020 年才再一次发生了变化。不过第二次来台湾其实已经没有了第一次的新鲜劲,但是不一样的景点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意识到其实下一次来台湾就完全可以自由行了。

2018 年 12 月 29 日

微信朋友圈20181229

作为一直在南方生活的人来说,虽然在冬天也能够看到雪,但是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比起来还是弱了不少。在 2019 年元旦之际,笔者和 RDD 同学选择了去北海道旅游。北海道位于日本的东北部,是著名的旅游景点,无论是春夏秋冬,都有其非常出名的景色。但最吸引人的应该就是北海道的雪景。从札幌开始,走过旭川,登别,洞爷,函馆,小樽,北海道每一个地方的景色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北海道的白天较短,16:00 之后就基本上进入了夜色,对于想要出行的朋友可以趁早出发,然后晚上就可以早点休息。(未完待续)

Advertisement

2 thoughts on “随笔(四)— 社交网络平台的时间线”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