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在新加坡的这五年—生活篇》 已经整体介绍了新加坡的衣食住行,本篇文章将会回顾一下个人在新加坡遇到的有趣的人和有趣的事情。
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的 PHD Research Programme 的项目是其实是专为博士生量身定做的。虽然是博士生的项目,但是在刚入学的时候其实不能够被当做博士生,基本上和国内的硕士生没啥区别。因为 PHD Research Programme 里面有一项无法避免的内容,那就是修满一定的学分,而在不同的院系有着截然不同的修课标准。就数学系的博士毕业标准而言,那就是在四年时间内修满八门课,并且博士生要把 MA 5198 这门课修完。对于刚入学的博士生来说,除了修课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尽快通过 Qualify Exam,因此几乎所有的 PHD 都会选择分析,代数,计算这三门课中的两门。
在 2010 年,当时的数学系刚刚从 S14 搬到 S17,而 S17 的只有 6-8 层已经装修好,4-5 层几乎还处于没有装修的状态。导致当时要上数学系的课程,教授和学生都必须要去 S14 的教室上课。而当年的代数课程是由 Berrick 教授负责,并且Qualify Exam 的考试又是由 Berrick 负责出题,但是 Berrick 教授给的分数一向不高 。说实话,我对代数课程其实没有太多的兴趣,总觉得代数课程过于抽象,而这门课的主要内容居然是范畴论(Category Theory)。对个人来说这门课几乎是一门绝对用不上的课程。而范畴论好比数学界的黑话,这个理论总喜欢把一个容易理解的东西用及其抽象的语言描述出来,让人摸不着头脑。和范畴论相比,什么线性代数,抽象代数都已经是非常具体,浅显易懂的课程了。虽然范畴论的内容我现在已经全部忘记,半点都想不起来,但是在课堂上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每次上课的时候 Berrick 教授都会拿着一种饮料进入教室,而且只喝那一种口味。于是,个人后续逛超市的时候就专门去寻找了那种饮料,终于在 West Coast Plaza 里面的 FairPrice 超市看到了那款饮料,尝试了之后果然味道不错,于是后续去 FairPrice 的时候,经常都会买那款饮料来喝。
FairPrice 能够买到的 POKKA 饮料
提到 NUS 周围的超市,远远不止 FairPrice 这一家。就拿 West Coast Plaza 附近来说,除了 FairPrice 之外,还有 Shengsiong 超市。当年住在 Block 602 的时候,就觉得就 Shengsiong 超市的价格比 FairPrice 貌似要便宜一点。而当 Kent Ridge 地铁站建好了之后,对于 NUS 的学生而言,买东西的首选已经从 West Coast Plaza 变成了 Kent Ridge 地铁站,因为地铁站的二楼和三楼有一个小的 Shopping Mall,并且二楼同样也有 FairPrice 超市。无论是从 PGPR 宿舍区还是从 UTown 出发,都能够乘坐校车 A1 或者 A2 直达 Kent Ridge 地铁站,因此除非是特别想买某个物品,否则一般来说也不太需要专门去 West Coast Plaza 那边了。
Shengsiong 超市和 FairPrice 超市的 LOGO
其实读博士不仅仅是上课和搞科研,在此期间也会做很多助教的工作。在做助教的时候,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大峰哥和全知帝等人,这几人在读博期间所得到的助教成绩和学生的认可度都非常高,长期高居数学系助教排行榜的榜首。大峰哥在搞助教的时候,通常都会去 NUS 的 COOP(校园超市)购买一些打印纸,然后给学生们打印相应的课程材料,并且在考试之前都会给学生们进行详细的辅导。说到 NUS 的 COOP,无论是打印纸,笔记本,中性笔等常见的学习用具都能找到,甚至教授上课所用的教材都应有尽有。并且也会有一些 NUS 的周边礼品,包括最经典的小狮子,笔记本电脑,NUS 的文化衫等内容。对于 NUS 的学生而言,如果想要购买基础的学习用具,都可以在 NUS 的COOP 商店里面搞定。
NUS COOP 里面出售的物品
对于大峰哥而言,除了科研和助教之外,还有其余有趣的事情。在 2014 世界杯期间,作为球迷的大峰哥经常买可乐和零食给大家,请大家在吃东西的同时一起看球。由于新加坡的酒水实在是太贵,估计大峰哥买的不算太多,只能够靠可乐来撑数量。除此之外,貌似是在 2014 年底,百事可乐举办了抽奖活动,而抽奖的内容就是收集百事可乐的瓶盖,瓶盖越多中奖概率越大,所以大峰哥经常去超市搬一些可乐回来请办公室的同学们喝。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还是有兴趣喝,但是喝了几周之后其实大家都没有什么兴趣了。有个同学听闻大峰哥在做这件事的时候,就直接打电话给超市,送了几箱百事可乐过来,最终貌似由于百事可乐的版本不对而作罢。话说回来,个人觉得还是可口可乐比百事可乐好喝一些。
百事可乐经典款
刚到了 NUS 的时候,由于数学系刚刚搬迁,除了教室不足之外,连 PHD 的办公位都很紧张。刚开始的时候,新来的 PHD 都要通过抽签的方式来决定是否拥有办公位。由于本人的运气比较背,连续两次都没有抽中办公位,于是在 NUS 的第一个学期只好在学校里面的几个图书馆之间打转。距离 S17 最近的图书馆自然是 Science Library。图书馆里面的书并不是所有的都能够外借。而不能外借的通常来说都是由任课老师所指定的,当时正在使用的教材。除此之外,其余的书籍基本上都能够外借。NUS的图书馆除了 Science Library 之外,Central Library 和 Business Library 都是非常不错的图书馆。当年读书的时候除了在 Science Library 借过书之外,在其他 Library 也借过不少的资料。NUS 的一个特点就是在走廊,图书馆的外面拜访了不少的桌子和椅子,专门给学生们自习或者讨论问题用的。当年准备 Qualify Exam 的时候恰好是圣诞节和元旦的时候,而每次到了 Public Holiday,图书馆都会闭馆。所以在当时没有办公位的情况下,Qualify Exam 的准备工作个人就是在图书馆门口的座位上准备的。
Science Library 的门口
数学的 GTM 教材
提到博士生的生活,除了日常的搬砖和去超市购买日用品之外,经常做的事情就是组团出去吃海鲜或者火锅。而且新加坡的火锅通常来说都是自助的形式,30 新币左右就可以吃到饱。刚开始去新加坡的时候,经常和富贵等人一起去吃 West Coast Plaza 的川江号子火锅,或者在周末的时候跟陈老师去吃 Shengsiong 附近的添一点火锅。提到添一点火锅,一开始还想着经常吃撑,不过到了后面的时候基本上也就是看情况而定。在 PHD 第一年的某个假期,个人和陈老师经常中午去吃添一点火锅,一开始先吃肉和蔬菜,然后到了最后就只吃虾,于是到了晚上的时候就再也不用吃饭了。后来除了火锅之外,大伙又在 Novena 地铁站附近发现了一个海鲜自助餐,维也纳海鲜,那里整体的环境和氛围都相对偏好。无论是牛肉还是螃蟹,甚至各种饮料都是畅饮。所以,后续我们年级的 PHD 如果有啥集体活动的时候,大伙都会选择去那边吃。之后 RDD 同学来的几次,都会去维也纳海鲜吃自助,其实那里的螃蟹和龙虾整体来说还是非常不错的。
维也纳海鲜自助
除了各种各样的自助餐之外,其实海鲜一直是新加坡的特色,而个人比较推崇的就是黑胡椒螃蟹。提到黑胡椒螃蟹,就想到司北当年从日本来新加坡旅游,个人请他在克拉码头的珍宝海鲜楼吃了一顿饭,貌似三个人花费大概在 120 SGD 左右。珍宝海鲜楼的黑胡椒螃蟹在新加坡的食物中都算得上是一流的。当年 RDD 来的时候,其实也吃过不少黑胡椒螃蟹。整体来看,黑胡椒螃蟹或者螃蟹米粉是新加坡的一大特色,来新加坡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这几种美食。
珍宝海鲜楼
生活都包括衣食住行,对于留学生来说不可避免的就是租房问题。当年的 PGPR 和 UTown 还没有对 PHD 们开放的时候,大伙通常来说都会在外面租房子住。一开始的时候,姜师兄帮忙在 Block 602 #11-28 租了一间房,我和陈老师共同分担房租。其实后面 RDD 来玩的时候,也会去短租一些房子。至于找房子的问题,除了通过朋友们介绍或者转租之外,当年租房子的时候个人都会去华新论坛或者狮城论坛上面找。对于学生而言,一般都在华新论坛上面逛。每当看到一个合适的房源,都会去现场看一下,跟房东聊一下,然后就签订一份协议。不过相比国内现在的租房市场来说,当年签订的协议基本上就是君子协议,一般也就按时交房租就可以了。不过一开始在 Block 602 的时候,是 760 SGD 一间房,后续涨到了 800 SGD,貌似到了后面就越来越高了。和陈老师住的时候其实也就是住了一年,个人在 Block 602 的时候换过四个室友,陈老师,XXX(我真不记得了,就住了两个月),温同学,杰爷(我居然跟杰爷住过),上将。之后房东就不让我,杰爷和上将继续住了,我和上将就申请了 PGP 的房子,就剩下杰爷找了一个 260 SGD 的床位继续住。不过杰爷后续去了美帝国之后,从 Princeton 毕业之后大概找了一个几十万 USD / Per Year 的工作,估计再也不会住 260 SGD 的床位了。没过几年,上将也去澳洲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当年在 Block 602 住过的几位室友恐怕很难再聚集到一起了。(未完待续)
West Coast Plaza 附近的 Block 602